学习“四德” 践行“四德”
“四德”即“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是建立良好道德规范和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凝聚道德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四德”分别对应中央提出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个道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
01.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主要包括: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02.职业道德。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职业道德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03.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家庭美德是美满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具体表现为: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爱护幼年子女和全社会的少年儿童,关心下一代;夫妻和睦,志同道合;勤俭持家、勤劳致富;邻里和蔼,邻里团。
04.个人品德。个人品德也是所谓的个人私德,一般指个人私生活中的行为及个人的品德表现、生活习惯和作风等。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他的具体内容为: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品德是多方面的,良好的品德包括:爱心,尊敬,言谈举止,团结,友爱等。
来源:网络整理

